大部分人都应该有过类似的体验:在梦中飞翔,甚至梦到自己在房檐上跳跃,空中行走。但突然间,你可能会失去平衡,从高空中坠落。这时,双腿一蹬,你从梦境中醒来。在半梦半醒之间,你可能会感觉到自己仿佛在飘起。就在你即将入睡之际,突然一脚踩空,有坠楼的感觉,你再次醒来。
Image by freepik
那么,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呢?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缺钙,有人觉得这是身体在经历二次发育,还有人甚至表示,这是身体在确认人是否还活着的一种方式。事实究竟如何呢?
通常我们把这种睡着时突然蹬腿的现象称之为入睡抽动(Hypnic jerk)。
入睡抽动是指在即将进入睡眠状态时,身体肌肉出现不由自主的紧张性抽搐,肢体也可能出现类似抽筋的跳动。这个过程中,人们有时还会感受到仿佛从高处坠落的错觉,或者产生模糊的梦境,这可能会导致突然惊醒。这种现象实际上相当常见。
Image by freepik
根据美国睡眠协会的数据,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在一生中至少会遭遇一次入睡抽动,而其中有百分之十的人可能会每天经历一次。尽管如此,许多人误将入睡抽动视为一种疾病,但实际上,这种抽动在健康人群中是随机发生的,通常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入睡抽动类似于打嗝,是一种生理性的肌肉抽搐。
对于入睡抽动的发生,目前科学界并没有非常确切、肯定的解释,但有两个科学假说,受到多数人的认可。
大脑争夺
以心理学家汤姆·斯塔福德为代表人物的科学家们,提出了大脑争夺假说。
汤姆·斯塔福德认为,人的大脑有两个系统分别控制着人体的睡眠和苏醒,这两个系统之间不仅要合作,还要竞争。
图源:BBC
在夜晚,负责引导我们入眠的系统开始工作,而到了白天,则是保持清醒的系统占据主导。这种切换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差错,导致所谓的入睡抽动。当我们准备进入梦乡,这两个系统会展开争夺大脑控制权的较量,胜利者将支配我们的意识。半梦半醒之间,正是这两个系统角力的关键时期,身体的不自主抽动,实际上是清醒系统在最后的反抗。至于那伴随入睡抽动而来的下坠感,其实是在我们突然从清醒状态过渡到睡眠时,大脑为了适应这种改变,构造出的一个假象——仿佛我们从高处坠落一般,以此迅速适应并理解入睡抽动带来的清醒状态。
进化导致
除了大脑争夺假说外,还有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入睡抽动和人类的祖先有关,是进化导致的结果。
科学家认为,人脑在进化的时候,保留了部分树栖古猿的应激反应模式,在身体肌肉彻底放松的时候,大脑就会误以为我们会从树上掉下来,就启动了这种应激反应模式,快速指挥肌肉运动,以便能在下坠的时候抓住点什么。
而肌肉从放松的状态,突然转变成激动模式,就产生了入睡抽动。
虽然通常情况下入睡抽动是生理上的正常现象,但若其发生频率异常增高,就应引起我们的关注。过度的身体疲劳或是生活压力,例如长期加班或睡眠不足,可能导致精神状态紧张,并频繁引发入睡时的抽动。
钙质缺乏也是引发此现象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和学生,在血钙水平较低时,肌肉和神经可能因兴奋性增高而出现痉挛,适量补充高钙食物、增加户外活动以及多晒太阳有助于缓解。
若在清醒时刻伴随头痛、眩晕、恶心等症状,可能是脑部出现了某些疾病,如肿瘤、脑部外伤后遗症或脑功能衰退等,这表明身体健康可能出现了问题,及时就医检查至关重要。
规律作息
我们需要有一个规律的作息。作息规律,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如果我们有一个规律的作息,睡眠质量比较好。那么,出现入睡抽动的概率是比较小的。
平和心态
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时候,如果自身的压力过大,很容易就会出现入睡抽动的情况。并且,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可能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注意缓解自身压力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少喝咖啡和茶
生活压力过大,经常感到疲惫时,人们可能会更多地饮用茶和咖啡来提神。然而,您可能不知道,经常摄入这些饮品中的茶碱和咖啡因成分,可能会影响我们自身激素的正常分泌。
拉松被褥
另外,许多人喜欢在睡觉时将被子裹得紧紧的,尤其是仰卧时,这可能导致被子压迫到足部,使得小腿肌肉和足底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肌肉痉挛。
据《神经传播杂志》中的研究表明,8至12岁的儿童发生入睡抽搐的情况较为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的发生率会逐渐降低,直至65至80岁达到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