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点染,秋临人间。五彩斑斓的大地“捧”出丰厚的馈赠。
9月16日的阳泉市盂县北关村,沸腾了起来。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主场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人们汇聚于此,共庆丰收,分享喜悦。其间,阳泉市推出6条“丰收节专属农文旅线路”,依托红色资源、乡村风貌和乡村特色产业,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打造独具特色的金秋沉浸式体验。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山西主场(阳泉)活动在盂县秀水镇北关村文化产业园启幕。张哲远摄
怎样让农文旅融合成为解锁乡村振兴的“流量密码”?阳泉正用脚步写下答案——乡土文化是金字招牌,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从游购一体到乡村民宿,从农事体验到特色美食品鉴,这一系列扎实举措,不仅唤醒乡土记忆,更推动着乡村文旅市场的蓬勃复苏。
每个地域都有不同的味觉底色,在阳泉市郊区西南舁乡,香甜是这里鲜明的味觉符号,苹果园里,一个个绿中透红的苹果挂满枝头,茁壮生长。待苹果成熟后,游客置身果园,伸手就能够到色泽诱人、香甜可口的富硒苹果。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尝试种苹果树,到1992年全乡大面积推广苹果种植,再到成为“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之一……70多个四季轮回,郊区西南舁乡这片沃土上的一株“小苗”已然长成了参天大树。
顺着延链、补链、强链的思路,西南舁乡在苹果深加工上做起了文章。从起初的苹果干到如今的苹果脆片、苹果脯,西南舁苹果有了多种“打开方式”,果农们也开辟出鲜果销售以外的更大市场。如今,全乡苹果种植面积超1.2万亩,品种涵盖富士、美八、嘎啦等30余个,年产量超1500万公斤,产值超2亿元。
围绕西南舁乡农文旅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该乡还设计推出了“舁上甄选”乡村振兴大礼包,设立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无缝衔接,丰富游客乡土农特产品一站式购物体验。

“本无”民宿将古朴风情与现代旅居相融合,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乡村度假新体验。晋向华摄
乡野阡陌处,民俗韵味浓。游客在乡野休闲度假,村民足不出户实现创业增收。
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在以农家饭出名的西南舁乡咀子上村,“本无”民宿成了这个引客、留客的“新招牌”。“这几天,很多游客就电话预约民宿了。客房供不应求,村里的农家乐也在为假期积极准备,可以说‘小院过节、民宿度假’成了游客的新时尚。”西南舁乡副乡长苏平介绍。
盘活乡村旧窑洞、打造休闲民宿是近年来西南舁乡带领咀子上村持续推进的工作。“本无”民宿不光有6个院落、23间客房,还配备有接待大厅、书咖区域、书法室、棋牌室等。民宿透过落地窗将官印山上的绿意、阳光、蓝天、白云、院落里的花丛等“请进”房间,与咀子上村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一步一景、素雅静谧。

矿区大村村全貌。张哲远摄
而同属阳泉的矿区大村村,则着力打造“深度体验”的新型消费场景,将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与老年康养巧妙编织,走出一条“特色化+精品化+优质化”的乡村文旅新路。
依托“乌金文旅走廊”的建设理念,这里建起“生物溯源”化石科普馆,创新科普与文旅融合;更打造研学平台,吸引八方学者,探讨自然与文化。在丰富游客体验的同时,大村村将工矿文化植入乡村建设,用独特的风貌,打响自己的知名度。
在阳泉,无论人们向往自然、热爱艺术,还是喜欢美食、热衷运动,总有一条线路可以满足八方来客的需求。未来,这片土地将继续以自然为卷、以人文为笔,在融合与创新中,书写更多“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振兴故事。
(责编:段思齐、桑莉媛)
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