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有了“多重身份”

来源:深睡小屋 发布时间:2025-07-16 13:36:29 点击数:

暮色渐浓,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腊镇补蚌村委会哈腊村民小组的代表王红梅整理好讲解资料,沿着洒满余晖的小道往家走。她筹备多时的“家庭式”科普教育基地即将开业,这段时间还有许多筹备工作要做。

白天,王红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望天树景区的导游;回到家,她化身科普宣传员,在自家的傣族干栏式建筑里,打造了一座小型“博物馆”。这里茶香与咖啡香交织,民族文创与生态保护理念相融,吸引众多游客住下来,聆听这一方山水的故事。

深睡小屋,解决失眠问题

哈腊村新貌。人民网 尹馨摄

20 年前,为了支持大沙坝水库建设,保障全县防洪和灌溉,哈腊村的村民们踏上了搬迁之路。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和其他整合资金的帮扶下,如今的哈腊村焕然一新,村民们也拥有了多元身份。

哈腊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秦志萍介绍,全村54户243人,其中有150多名水库移民。“移民刚搬到寨子里时,住的是石棉瓦房,主要靠种橡胶树、打零工为生。”

要致富,出路在哪?当地搬迁安置部门和村民一起想办法。不止哈腊村,补蚌村委会运用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800余万元,又整合上海市对口帮扶云南省项目资金850万元以及运营主体投入的900万元,对全村3个村民小组实施“美丽家园·移民新村”建设。

深睡小屋,解决失眠问题

哈腊村正在建设中的高端民宿。人民网 尹馨摄

完善基础设施,旧房拆除改造,新建污水处理站及蓄水池,村庄焕发出新的活力;临近大沙坝水库的区域风景秀丽,新建了158平方米的观景平台和观景文化廊道,建起文化广场和三层游客服务中心综合楼……依托望天树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哈腊村这个“移民村”,发展成为集雨林、山水观光、民族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宜居村”“旅游村”。

村民们的身份也在村庄的“焕新”过程中发生了转变。哈腊村小组长毛庆勇,如今是手艺精湛的厨师。他将自家的二层小楼改造成民宿,游客来到家里,他亲自下厨,水库生态鱼、哈尼黄焖鸡等都是他的拿手菜。

曾经“看天吃饭”的胶农,也成为了精通经营的民宿老板。村民张贤武家4间崭新的客房已经装修完毕,只等游客进村入住。“我参加了县里组织的管家培训,让游客住得舒心。”

深睡小屋,解决失眠问题

哈腊村旁的大沙坝水库风光旎旖。人民网 尹馨摄

目前,哈腊村已有27户村民将自家住房改造成民宿,共64个床位,水库边还有高端民宿在建,农文旅融合补链延链,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秦志萍自豪地扳着手指细数:村里4户做起餐饮农家乐,2户开了傣式按摩康养店,1户开起藤编工艺品店。还有村民上山挖笋,将自家摘的辣椒和青菜拿到路边售卖,农产品也有了销路。

“我们村基本实现村民‘人人有技能’,村民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创收就能创收。”补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永才介绍,补蚌村还启动“望天树赶摆场”特色活动,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望天树景区合作共建补蚌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为村民提供97个就业岗位,保障村民持续增收。

水库畔生态鱼宴香气四溢,手工作坊内欢声笑语,如今的补蚌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日子愈发红火。

(责编:徐前、朱红霞)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标签: 失眠 睡眠

深睡小屋

深睡小屋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是健康睡眠行业新经营、新模式、新业态的践行者。专注于“深睡小屋”品牌的运营和管理---整合健康睡眠产品及服务供应链体系,以深度体验为核心的新运营模式建立连锁渠道,旨在为用户提供有用、好用、有价值的健康睡眠产品和服务。 . . . . . . . . . . . . . . . . . .

业务咨询和客户服务

Let's Get In Touch

电话: 4000-12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