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泡澡记住这3个要点,再做好4件事儿,助眠养身效果翻倍!

入秋后泡澡记住这3个要点,再做好4件事儿,助眠养身效果翻倍!

来源:xiaowuadmin 发布时间:2025-09-09 17:46:11 点击数:

睡前泡个温水澡不仅能够缓解一天的疲惫,还能模拟人体体温在夜间的自然升降节律,让大脑更快接收到“该入睡了”的信号,从而缩短入睡时间,更快步入深度睡眠。但入秋后,天气转凉,早晚温差不断拉大,此时如果泡澡方式不当,可能不仅不利于助眠,还会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想要让睡前泡个温水澡这一“睡前仪式”真正发挥其助眠养身作用,入秋后泡澡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水温别太高

深睡小屋,解决失眠问题

Image by  Freepik


入秋后天气转凉,有人可能会不自觉地将水温调高,但水温如果超过了42℃,就容易让皮肤血管剧烈扩张,大量血液集中在体表,导致脑部、心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引发头晕、心慌,甚至诱发低血压等问题。而且高温还会破坏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让秋季本就干燥的皮肤更加紧绷、瘙痒。但如果水温过低,比如低于37℃,也不行。这个温度无法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既达不到放松肌肉的效果,也没法触发“体温下降助眠”的机制,泡了也等于白泡。

 

那么,秋季洗澡水温到底在多少比较合适?具体来说大概在38~40℃会比较合适,超过42℃就算有点热的了。不过,美国《睡眠医学评论》双月刊曾发表一项研究报告,研究结论表明:在睡前约90分钟左右洗个水温在40℃左右的澡,能显著提升睡眠质量。朋友们可以基于参考标准,综合考量,选择一个更适合自身身体状况和需求的水温。

 

二、时间别太长

泡澡时间长≠效果好,长时间泡澡不仅可能导致皮肤水分流失,让秋季本就干燥的皮肤变得更粗糙,还可能导致部供血减少,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或血压偏低的人来说,很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的情况,甚至可能在起身时摔倒;即使是年轻人,泡太久也会让身体过度放松,肌肉松弛过度,容易让人在夜间经常醒。秋季的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

 

另外,关于洗澡的频率,个人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各有偏好。但从养身角度出发,秋冬季通常不建议每天洗澡,根据身体出汗情况,每2至3天洗一次即可。

 

三、时间别太晚

不少朋友习惯在睡觉前洗澡,洗完澡就上床,这一行为其实不仅会让你更难入睡,还可能受凉。

 

刚泡完澡时,我们的体表温度还处于较高水平,毛孔也处于张开状态。此时如果立刻躺进被子里,体表热量散不出去,会让人觉得“燥热、出汗”,反而增加入睡难度。而且,如果此时房间温度较低,寒气容易入侵身体,第二天可能会出现鼻塞、喉咙痛等问题。

 

正确做法是在睡前1-2小时内进行泡澡,并注意保暖,等皮肤不发烫、毛孔逐渐闭合后再躺床,既能快速入睡,也能避免寒气入侵。除此之外,要注意剧烈运动后、饱餐后、饮酒后以及拔罐后,不要立即洗澡。

 

四、泡澡后,做好四件事儿养神助眠效果翻倍

做好保湿:秋季皮肤水分流失快,泡完澡后及时擦干身体,擦干后3分钟内,给身体涂抹温和的保湿乳,锁住皮肤水分,避免干燥瘙痒。


喝杯温水:泡澡时身体会流失一部分水分,泡完澡后可以及时喝一杯温水,补充水分的同时,帮助调节血液循环,避免因缺水导致的口干、头晕。但要避免过量,以防频繁起夜,影响睡眠。


穿上袜子:泡完澡后,可以穿上纯棉、透气的袜子,避免脚部受凉的同时,提高入睡效率,改善睡眠质量。


优化环境:除此之外,泡澡后,为了维持身体在睡眠中的舒适度,让助眠效果更优化,可以对睡眠环境进一步优化,确保其安静、昏暗、凉爽,营造良好入睡氛围。


深睡小屋,解决失眠问题

 

除此之外,也可以借助梦陀螺深睡小屋,打造有益睡眠的荷电粒子微环境。通过载能荷电粒子以波的形式,与大脑脑波形成叠加和增幅,提供无损伤、非药物、非接触的新生物学辅助深度睡眠解决方案。

 

舒曼波康养机通过载能荷电粒子模拟自然森林环境中的7.83Hz舒曼波频率,营造有益身心健康的睡眠微环境,稳定自主神经系统,平衡身心,让人重新找回自然的睡眠本能;慢波睡眠机则营造深度睡眠微环境,加深延长深睡时间,提升睡眠质量。

深睡小屋

深睡小屋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是健康睡眠行业新经营、新模式、新业态的践行者。专注于“深睡小屋”品牌的运营和管理---整合健康睡眠产品及服务供应链体系,以深度体验为核心的新运营模式建立连锁渠道,旨在为用户提供有用、好用、有价值的健康睡眠产品和服务。 . . . . . . . . . . . . . . . . . .

业务咨询和客户服务

Let's Get In Touch

电话: 4000-12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