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国庆小长假马上就要结束了。每到假期结束,大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开始回到假期前的状态,不少人都会被 “假期综合征” 缠上:早上起不来,工作没精神,晚上还睡不好……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今天就为大家分享4个超实用的调整小妙招,帮你快速找回元气,哪怕是复工第一天,也能从容应对各项任务,轻松开启高效模式~立即开始调整吧!
重建睡眠生物钟

Image by Freepik
假期里,大家的睡眠相对工作时变得没有那么规律,作息可能完全被打乱,导致生物钟失调。等到开工,身体无法快速切换回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想早睡睡不着,早上又起不来,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不在状态。因此,假期结束前的一两天,就该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可以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上床睡觉,早上提前半小时起床,让身体有个缓冲适应期,慢慢找回规律作息的节奏。早上醒来后,不要赖在床上刷手机,而是尽快拉开窗帘,让阳光照射到房间里,促进褪黑素分泌,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同时,有助于帮助晚上更好入睡。
睡前起码1小时需要关闭并远离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饮品,也不要吃太饱。睡前可以关闭卧室主灯,拉上窗帘,为入睡营造昏暗氛围,必要时借助耳塞、眼罩、白噪音机等辅助工具,减少外界光线和噪音的干扰。同时,利用空调、加湿器等设备调节室内温湿度,以为入睡提供一个安静、昏暗、舒适的卧室环境。
另外,研究表明,当人处于高浓度的荷电粒子环境中对人的睡眠会有帮助。我们也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营造这样适宜睡眠的环境。
比如梦陀螺深睡小屋,应用荷电粒子波核心技术,便致力于打造负荷电粒子为优势的微环境。睡前二十分钟左右一键开启系统,让有益睡眠的荷电粒子波充盈房间,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心情会慢慢平静,身体逐渐放松,为更快地进入睡眠状态奠定基础。

调整饮食节奏
假期各种美食轮番上阵,过度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会使肠胃负担过重,影响消化功能。开工后,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问题。从现在开始,减少油腻、辛辣、高糖食物的摄入,尤其是早晚餐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胃蠕动,助消化。同时,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尽量保持三餐规律,晚餐七八分饱即可。
另外,假期中,很多人可能会因为饮食和活动量的变化而忽略了水分的补充。复工前以及节后要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的同时,让皮肤保持水润,有助于提升精神状态。
适度进行运动
复工前适度运动,能帮助我们激活身体机能,快速找回活力,缓解疲劳和焦虑情绪,但要注意 “循序渐进”,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导致受伤。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游泳等,每天坚持30分钟到1小时。
做好心理调整
有些朋友可能一想到又要开始上班了,就会感到烦躁、抵触。这种“不想上班”的负面情绪会进一步加重身体上的疲劳感。复工前一天,可以花3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笔记本上梳理复工后需要处理的工作任务,并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这样一来,复工后的工作安排就变得更加清晰明确,避免未知带来的焦虑感。
另外,也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冥想、深呼吸练习、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放松心情,舒缓焦虑情绪的同时,也能帮助晚上更好入睡。
从现在开始,逐步把作息调回正轨,一步步找回假期前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假期综合征,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迎接新一年的工作和挑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