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很多家庭,夫妻间可能会有分床睡的习惯。但你知道吗?在一段稳定的婚姻关系里,跟另一半睡在一起,反而可能会让你的睡眠质量变得更好!是不是感到很不可思议?值此七夕来临之际,本期内容就将这份藏在亲密关系里的“睡眠冷知识”,郑重分享给每一对伴侣:和爱人共眠,不仅是情感的升温,更是给睡眠的“加分项”!
今天,在这个满是爱意的日子里,别忘了放下忙碌,和爱的人共赴一场安稳深眠,让爱意在梦乡中延续~
夫妻一起睡比独自睡更好
Image by Freepik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现代人普遍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挑战,有时难免会被焦虑、紧张感裹挟,而当我们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异常活跃,心率加快,大脑皮层兴奋,还会使体内皮质醇水平升高,干扰睡眠周期,让人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而和爱的人同床共眠,可以促使身体释放更多“催产素”。这种激素能抑制压力激素的生成,降低皮质醇水平,放松神经系统,让身体更快进入深度放松的状态,提高入睡效率,提升睡眠质量。
另外,“夫妻两个人一起睡比独自一人睡更好”这一点也得到了科学研究证实。2020年曾发表在《精神病学前沿》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相对于一个人睡觉,虽然夫妻两人一起睡觉肢体动作可能会更频繁,但这些肢体动作并不会对睡眠质量产生显著影响。这可能是夫妻双方在经过长期的“睡觉磨合”之后对动作的适应。
同时,在经过这种磨合后,两人经历的睡眠阶段也会出现同步的情况,双方可能会在差不多的时间进入深度睡眠,差不多的时间进入快速眼动睡眠。而且研究还发现,跟单独睡眠时相比,夫妻一起睡觉的时候,快速眼动阶段的碎片化程度更低,也就是说,可以拥有更完整的快速眼动睡眠。
要知道,在睡眠的多个阶段中,快速眼动阶段的睡眠不仅与大脑的记忆巩固过程紧密相关,还在情绪调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快速眼动睡眠,大脑能够有效处理日间积累的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让我们在次日醒来时拥有更平稳的情绪状态。更完整、高质量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意味着可能对进一步提升记忆力,改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际交往有更好的作用。也就是说,夫妻“同床共枕”可能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和社交。
2022年发表在《睡眠》杂志上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该研究通过对1000多名成年人的睡眠状况进行跟踪统计发现,与独自入睡的人群相比,和伴侣共同睡眠的人不仅入睡速度更快,整体睡眠时间更长,他们的抑郁、焦虑和压力的自我评分也更低一些,同时身体的疲劳感也更弱。
2种情况,伴侣分床睡会更好
不过,虽然已经有科学研究证实,伴侣同床共枕对提升睡眠质量有积极作用,但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睡眠状况和睡眠习惯会逐渐发生改变,这可能会对另一半的睡眠带来难以忽视的影响。因此,并非所有伴侣都适合共眠。对以下两种情况的伴侣而言,分床睡可能睡眠质量更高。
睡眠行为障碍:有些人在睡觉时鼾声如雷、牙齿磨得咯咯响、磨牙、说梦话或频繁翻身,这些行为在医学上称为“睡眠行为障碍”,可能会严重干扰睡眠较轻的另一半的睡眠。
一方遇感冒等传染性疾病:如果夫妻一方有流行性感冒、皮肤病等传染性疾病,建议最好是分床睡,避免另一方被传染。如果双方都被感染,那么更应该分床睡,以防交叉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的情况。
让“共眠时光”更舒适甜蜜的小方法
睡前不争吵:争吵会导致情绪剧烈波动,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让大脑过度活跃,难以入睡。因此,尽量不要把情绪带入睡眠时间。
睡前仪式感:睡前可以和伴侣轻松地聊聊天,或者一起听一首舒缓的音乐、看几页轻松的书,增进亲密感的同时,为入睡做好准备。
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确保卧室环境的安静、昏暗、凉爽,为双方创造一个放松的睡眠空间。同时,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确保彼此在睡眠中的舒适度。
当然,如果伴侣在睡眠方面确实遇到了问题,日常除了可以通过以上小方法助力伴侣更好入睡,避免睡眠问题加重外,也可以通过科技的力量,为TA,亦是为自己打造一个有助睡眠的荷电粒子微环境。因为有研究发现,当人置身于高浓度荷电粒子环境中更有助睡眠。
而梦陀螺深睡小屋应用荷电粒子与荷电粒子波等原创关键核心技术,便致力于打造负荷电粒子为优势的微环境,在家居场景中模拟有益睡眠的健康自然环境。通过载能荷电粒子以波的形式,与大脑脑波形成叠加和增幅,营造有益身心健康的睡眠微环境,提供无损伤、非药物、非接触的新生物学辅助深度睡眠解决方案。
目前,梦陀螺深睡小屋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多地设立专业的健康睡眠服务中心,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带着伴侣一起去感受一下这项已经闪耀七届进博会、五届消博会的冬奥同款睡眠黑科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