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粽飘香,情意绵长。明天就是农历五月初五,我们将迎来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春秋之前吴越民族有在这一天以龙舟竞渡的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便成了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庆典之一,人们在这一天有着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反映出大家对健康、平安的追求。其中,悬挂艾草、佩戴香囊、系五彩绳、饮雄黄酒便是端午养生,驱邪防疫保平安的重要体现。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各式各样的习俗活动来欢度端午佳节的同时,发掘部分习俗中包含的养生智慧,并在日常中做好这个时节的调养工作,以预防疾病,维护身体健康。
端午节习俗
端午食粽:粽子可以说是端午饭桌上的一个“主角”。粽子,又叫“角黍”、“筒粽”,从春秋时期传承至今,花样品种更加丰富。我国幅员辽阔,也孕育出南北迥异的“粽子文化“。北方的粽子多以甜粽为主,南方则相对更加偏爱咸粽。包粽子的原料除了糯米之外,北方的附加料多选用红枣、赤豆等,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这种南北风味的差异,承载着地域饮食文化独特记忆的同时,也为端午时节走亲访友间的礼品选择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方向。
端午赛龙舟:与吃粽子一样,赛龙舟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活动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就会划龙舟以纪念他,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后来,赛龙舟的文化内涵逐渐丰富多元。时至今日,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地区,每逢端午依旧会举行独具地方特色的龙舟竞渡活动,场面十分壮观。
端午挂艾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古人称五月为“毒月”,湿热交织,一些地区更容易滋生蚊虫,增加一些传染病及皮肤瘙痒的风险。端午时节,艾叶性温,作为一味重要的药用植物,自古便有芳香化湿、驱虫避秽的作用。农历五月又正值艾草生长旺期,此时叶片含艾油多,可以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因此,这个时候,人们会采摘新鲜艾草,将其悬挂在家门前或是室内,净化空气、驱赶蚊虫的同时,达到防疫保健的目的。
端午系五彩绳、佩戴香囊:五彩绳主要是由“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线组成,随着时代发展,形式更加多样,部分绳饰还会搭配铃铛等精巧挂饰。民间习俗中,人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将五彩绳系在手腕或脚踝,以“祈福纳祥、护佑平安”。等到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再将其摘下扔进水坑,寓意让雨水带走灾祸。除了系五彩绳,人们也会佩戴内有朱砂、雄黄、艾叶等药材的香囊来驱邪避毒。
端午点雄黄酒:雄黄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有“驱百毒”之说。所以在端午节时,部分地区的人们会将雄黄研磨后泡在酒中制成雄黄酒,毛笔蘸取后,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轻轻点抹,以驱邪避瘟、护佑平安。
端午节养生之生活起居篇
端午时节正值仲夏伊始,暑气与湿气交织,天气闷热而潮湿,人体容易受到湿热邪气的侵袭,从而出现胸闷、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皮肤湿疹等问题。此时,做好生活起居方面的养生调护,以良好的身体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盛夏挑战尤为重要。
首先,在饮食方面应注意防暑祛湿。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如绿豆、薏米、冬瓜、白扁豆等清热解暑、健脾祛湿的食物。另外,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大家对冰镇西瓜、雪糕以及各种冷饮的需求逐渐增加,但过度贪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建议科学把控好生冷寒凉饮食的量与频率,并避免晨起后空腹或餐后立即摄入冷饮,以免引发腹痛、腹泻等问题。
其次,在作息方面,熬夜会打乱阴阳平衡,加重疲劳感。端午时节,应顺应夏季阳气旺盛的特点,夜晚早起。每天最好在23点前入睡,早晨6-7点起床。中午可适当进行20-30分钟内的小憩或闭目养神,缓解上午疲劳,帮助身体恢复精力,平衡阴阳。
考虑到夏季燥热可能会给大家的睡眠带来一定影响,为了让大家能够睡个好觉,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曾服务于冬奥会的睡眠黑科技——深睡小屋健康睡眠服务系统。研究表明,当人置身于高浓度的荷电粒子环境中更有助睡眠。这个冬奥同款深睡小屋便应用艾纳诗深睡小屋全球首创的荷电粒子波核心技术,致力于打造负荷电粒子为优势的微环境。通过荷电粒子NAI芯片(模块)、荷电粒子波调谐模块等原创关键核心技术,将载能的荷电粒子以波的形式作用于人体和大脑,与大脑睡眠慢波产生谐振,在居家场景中营造有益身心健康的睡眠微环境。让人在这个环境内,身心达到高度放松状态,获得更优质的深度睡眠体验,恢复自然睡眠本能。

然后,在运动方面,可以选择如散步、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的运动,在避免过度损耗阳气的前提下,既能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又能在这些放松的运动中,舒缓夏日烦闷引发的负面情绪,让心态重归平和宁静。最后,湿热环境还需要特别注意室内环境的调理。及时开窗使空气流通,保持居室干燥。衣物和被褥也要勤洗勤换,避免霉菌滋生,预防皮肤问题的发生。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医养生黄金期,既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也富含养生智慧。让我们以古人的智慧为指引,现代科技为支撑,将养生融入生活,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享受健康快乐的美好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