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有经验的“老驴”结合自身和众多驴友的实战经验,小编为大家梳理的驴友有效且安全的方案。
核心原则:治失眠先抗高反
高原失眠的根源是身体缺氧(高原反应)。因此,缓解高反是解决失眠的前提。单纯使用安眠药是危险且无效的。

一、 立即起效的应急方案(当晚就能做)
如果已经躺在床上了,翻来覆去睡不着,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斜坡侧卧:用枕头或衣服把头部和背部垫高,形成一个斜坡(约15-30度)。这个姿势可以减轻心脏和肺部的压力,改善呼吸,比完全平躺更能缓解缺氧感。朝右侧卧最佳,能进一步减轻对心脏的压迫。
腹式深呼吸:睡不着千万别焦虑,越急越睡不着。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
方法:用鼻子缓慢深吸气,感觉腹部鼓起,保持2秒;然后用嘴巴更缓慢地呼气,感觉腹部收缩。循环进行,每分钟约6-10次。这样能提高血氧饱和度,让身体放松下来。
补充糖分和水分:喝一小杯温葡萄糖水或白糖水。糖分能快速补充能量,缓解高反症状,水分能防止血液过粘稠,促进循环。切忌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感官降温:高原夜晚干燥,头部闷热感会加重失眠。用湿毛巾(或湿纸巾)擦拭额头、后颈和手腕,能瞬间带来清凉感,帮助身体冷静下来。
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高原反应,我的身体正在适应,慢慢呼吸,休息就是胜利,睡不着躺着也是休息。” 放平心态至关重要。
二、 从根本上缓解的日常方案(第二天开始执行)
严格遵循“慢”字诀:
慢行动:所有动作幅度放缓,像个树懒一样。避免剧烈运动。
慢说话:减少大声、快速的交谈。
慢饮食:七分饱即可,吃太多会增加胃肠道耗氧。选择易消化的高碳水食物。
大量饮水:这是最便宜、最有效的抗高反方法!保证每天饮用2-4升水(包括汤、饮料),确保尿液清澈。充足的水分能维持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帮助身体适应。
药物辅助(请务必咨询医生):
缓解高反:乙酰唑胺( Diamox )。这不仅是预防药,也能治疗高反失眠。它通过促进排尿轻微酸化血液,刺激呼吸,提高血氧,从而改善睡眠。(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禁忌症和副作用)。
助眠选择:唑吡坦( Zolpidem , 如 思诺思 )。研究表明,在高原环境下,短效催眠药唑吡坦对呼吸的抑制作用远小于传统安眠药,相对安全有效。(此为处方药,必须由随队医生或专业医师评估后开具,严禁自行服用!)
绝对避免:地西泮(安定) 等苯二氮䓬类安眠药,以及酒精。它们会显著抑制呼吸中枢,在缺氧环境下非常危险!
吸氧:
便携式氧气瓶:感觉严重不适或失眠时,吸氧10-15分钟是最直接、最安全的缓解方式。不要担心“依赖”,身体适应需要过程,该用就用。
酒店弥散供氧:如果住宿的酒店有弥散供氧或中央供氧系统,果断选择!这能极大地提升整个房间的氧含量,是从环境上解决问题,效果最好。
中成药/保健品(效果因人而异):
高原安、红景天(需提前一周以上服用才可能有效)、诺迪康胶囊等。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但不要完全依赖它们。
三、 重要提醒与禁忌
descending is always an option (下撤永远是最终方案):如果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模糊、严重失眠等症状,且通过上述方法无法缓解,请不要硬撑!立即下撤到低海拔地区是最明智、最安全的选择。山永远在那里,生命只有一次。
避免洗头洗澡:初到高原前2-3天,尽量避免洗澡,尤其是热水澡。它会加速血液循环,消耗氧气,并容易引发感冒,在高原上感冒是极其危险的。
保暖防感冒:高原昼夜温差大,一旦感冒,极易引发肺水肿等致命的高原病。做好头部和脚部的保暖。
总结一下,驴友亲测有效的流程:
初到高原:慢下来,多喝葡萄糖水,当晚可斜坡侧卧。
夜间失眠:进行腹式呼吸,擦拭降温,小口喝水,心态放平。
持续不适: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乙酰唑胺或唑吡坦。
立刻吸氧:感觉难受就吸,不要硬扛。
最终保障:症状加重,毫不犹豫,立即下撤。
希望这些方案能帮到您!祝您高原之旅顺利、平安,早日享受壮美的风景!

深睡小屋
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梦陀螺深睡小屋的核心高科技产品——Nutri sleep6 慢波睡眠机,为自己的睡眠空间营造自然的森林疗愈环境,帮助人在这种环境里稳定自主神经系统,使人感到愉悦、舒适、平静。它应用荷电粒子与荷电粒子波等原创关键核心技术,通过载能荷电粒子以舒曼波频率的形式,与脑波形成叠加和增幅, 实现了与地球舒曼波共振的微环境,开启愉悦心境,从而平衡身心,提供帮助激发自体修复机制的新生物学康养解决方案,让人找回自然的睡眠本能。
考前失眠急救:3小时深睡法助你超常发挥
秋季多吃这6样时令蔬菜,能让你睡得更好!
一个人最顶级的养生方式——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