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石,而在当下生活节奏马不停蹄、压力层层加码的社会大环境中,众多人正深陷各式各样睡眠障碍的泥沼,饱受困扰。殊不知,持续的睡眠障碍与诸多疾病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长期睡不好的背后,隐匿着不容忽视的健康危机。要知道,夜间的睡眠绝非仅仅是休息,它更是身体自我修复和恢复的关键时段。对于某些疾病而言,充足的睡眠就如同良药,对促进身体康复具有积极作用。本期内容,就为大家悉心分享几种通过 “多睡”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恢复的疾病。如果你的身体存在或出现这些状况,记得及时调整睡眠,为健康续航。

Image by Freepik
感冒与流感
在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一系列对恢复有益的生理活动。当我们不幸染上感冒或流感时,身体会启动免疫系统来对抗病毒入侵。此时,免疫系统在睡眠中可以得到修复和强化,像白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会增强,数量也可能增加,它们能更有力地对抗引起感冒或流感的病菌。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而充足的睡眠则能让免疫系统高效运作,加速身体的恢复。一般建议感冒或流感患者每天保证 8 - 10 小时的睡眠时间,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与病毒 “战斗”。
心血管疾病
长期睡眠不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确保充足的睡眠自然重要。当人进入睡眠状态后,身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会降低,就好像让身体这辆“车”从高速行驶切换到了低速行驶状态,心脏的跳动会变得更平稳、更缓慢,心脏的负担也就随之减轻了,可以得到更多休息的机会,降低心律失常的风险。同时,睡眠时血管也能得到放松,有助于调节血压。每天保证 7 - 9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能有效减轻心脏负担,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恢复。
糖尿病
睡眠对血糖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睡觉时,身体处于相对放松的状态,能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避免因神经兴奋导致升糖激素过度分泌,有助于维持血糖的稳定。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睡眠不足会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变差,导致血糖难以控制。相反,充足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使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胰岛素功能,稳定血糖水平。建议糖尿病患者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每晚保证 7 - 8 小时的睡眠,这对于血糖的平稳控制和病情的稳定很重要。

Image by Freepik
抑郁症
睡眠与心理健康紧密相连,抑郁症群体常伴随着睡眠障碍,而改善睡眠对于抑郁症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抑郁症往往与神经递质失衡有关,充足的睡眠能促进能够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它们的稳定可以让过度活跃或紊乱的大脑活动平静下来,为内心情绪状态的调整和恢复创造良好条件。不过,要注意睡眠质量,营造安静、昏暗、凉爽的睡眠环境。
另外,睡眠可以让大脑中的海马体等区域得到休息和修复,海马体在情绪调节、记忆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很多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体可能会有萎缩等异常情况,充足睡眠有助于其功能恢复。
身体疲劳与肌肉拉伤
在经历高强度的运动或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后,身体会出现疲劳感,甚至可能伴有肌肉拉伤。此时,充足的睡眠能促进身体的恢复。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蛋白质合成,修复受损的肌肉组织,同时清除肌肉中的代谢废物,减轻疲劳感。对于肌肉拉伤的恢复,充足的睡眠也能为身体提供修复所需的能量和环境,加速拉伤部位的愈合。建议在身体疲劳或受伤后,适当增加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睡眠对于上述这些身体状况的恢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我们的身体出现这些状况时,不妨听从身体的信号,多睡一会儿,给身体足够的时间去自我修复。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仅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更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石。从今天起,重视睡眠,让睡眠成为我们健康生活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