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有旦夕祸福,我们每个人都不能保证永远不生病。尤其是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机能逐渐下降,难免会有些基础病缠身,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来改善状况,控制态势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
但你知道吗?可能就是你正在服用的这些,让你在晚上或辗转难眠,或半夜频醒,睡不深,睡不好。今天就给大家分享6种可能偷走你睡眠的“隐形干扰者”,若在服用期间出现明显的睡眠问题,记得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在专业指导下进行相关调整。

Image by Freepik
降压类:比如说氨氯地平,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一个长效降压药,对于很多有高血压的朋友来说可能不陌生,日常会用它来维持血压,减少血压波动。但你知道吗,如果剂量使用不当,或部分人长期服用,可能会造成夜间低血压,触发交感神经代偿性兴奋,从而引发心悸、头痛或警觉性提高等问题,影响睡眠,使人难以进入深睡眠阶段。
利尿剂:它其实也是属于降压药的一种,如果在晚间服用,由于会促进尿液排出,晚上夜尿的频率可能会有所增加,从而会打断人的睡眠连续性,降低睡眠质量。同时,它的排钾作用可能会导致低血钾的情况,如果引发了心律失常或肌肉痉挛,会对睡眠造成进一步干扰。
镇静剂:虽然能够缩短入睡潜伏期,帮助快速入睡,但会干扰正常的睡眠结构与生理节律,抑制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而深度睡眠是具有恢复性的关键阶段,快速眼动睡眠则对大脑巩固记忆、调节情绪等至关重要,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比如睡眠浅、易醒、醒后仍觉得疲惫等。除此之外,对于本身就存在呼吸问题的人群来说,部分药物还可能使睡眠呼吸暂停加重,进一步破坏自然睡眠的连续性与恢复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降压药,可能会穿透血脑屏障,干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片段化。
抗抑郁类: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人面临抑郁症的困扰,会服用一些抗抑郁药来改善缓解,但好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睡眠结构。据了解,像安非他酮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就可能会导致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或快速眼动睡眠减少,部分人还会出现夜间觉醒次数增加、早醒等问题。
镇痛类:像阿片类镇痛药虽然能通过抑制疼痛信号缓解因剧痛导致的入睡困难,但会干扰睡眠结构,减少快速眼动睡眠和深度睡眠的比例,导致睡眠碎片化、多梦或夜间觉醒次数增加;非甾体抗炎药则可能因为刺激胃肠道(如夜间胃痛、反酸)或肾功能影响(如夜尿增多)干扰睡眠。
激素类:可能会通过影响体内激素水平,增加情绪兴奋、焦虑概率,从而引发失眠。同时,一些甲状腺素类药物,如果使用不当,剂量过高,可能会导致心悸、兴奋、失眠。
不过,以上对睡眠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不同人反应可能有所不同。通过了解这些对睡眠的潜在影响,可以起到一种警惕作用,以便遇到异常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更好地保障服用安全和睡眠健康。
*本文仅供睡眠健康科普分享,不作诊断依据,若有不适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